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信息技术服务涉密机构(涉密信息系统与信息设备管理规定)

发布于 2024-08-08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由什么单位承建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由具有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承建。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用于处理、存储、传输和保护涉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了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性,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资质。因此,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由具有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承建。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专业单位承建。通常是由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审查机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商或相关的国家安全机构承建。这些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保密能力和技术实力,确保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涉密系统集成单位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并具备下列条件:遵守国家保密法律和法规,具有健全的保密制度。具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一级或二级),并有网络安全集成的成功范例。

涉密网络运行维护服务外包的,应当选择具有相应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责任,落实保密管理要求。

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并仅可承担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工作,不陪段租得从事其它单项资质业务。

第十八条 涉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定期或者根据需要进行保密技术检查。第十九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采取相应的防电磁信息泄漏的保密措施。第二十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其它物理安全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标准。

“涉密资质”和“保密资质”的区别(珍藏版)

业务领域的差异,涉密集成资质覆盖了从总体集成到数据恢复等广泛领域,不仅限于系统集成,还包括软件开发和安防监控等,对业务范围有严格的规定。相比之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重点在于承揽涉密任务的资格,而非具体业务操作。

保密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保密能力要求。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业务范围和地域限制。 保密资质的认证阶段包括资格认定、审核、申请受理、现场审查和审批等5个阶段。

二者在概念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针对的是涉密的系统集成业务,保密资质针对的是涉密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业务。两者的类别不同保密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概念不同 保密资质:全称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保密资格认证是国家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保密基本条件的评价和认可,是企事业单位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必要条件。涉密资质:全称为涉密系统集成资质。该资质是从事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单位需要取得的。

涉密资质有哪些

1、保密资质的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涉密软件资质、涉密业务咨询服务资质以及涉密存储介质产品资质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是针对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所进行的保密管理和技术保障工作的资质认证。

2、涉密资质分为三种:系统集成资质、单项资质和甲级、乙级之分。新的管理办法引入了评估机制。 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同时,只能提供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不得从事其他单项资质业务。

3、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资质。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涉密系统集成业务。乙级资质单位仅限在所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域内从事涉密系统集成业务。

4、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每一级均包括9类单项资质,分别是系统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综合布线、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其中,国家保密局受理甲级资质申请,省国家保密局受理乙级资质申请。

5、甲级资质: 作为顶级实力的象征,拥有这种资格的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涉密系统集成业务,涵盖广泛的保密项目。乙级资质: 限定在特定区域,即申请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确保业务的地域性和可控性。

6、法律分析: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每一级均包括9类单项资质,分别是系统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综合布线、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其中,国家保密局受理甲级资质申请,省国家保密局受理乙级资质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