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8-08
地面微动,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出现。地大动。房屋倒塌。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与地震作斗争的历史中,总结出了不少防震经验,具体来说:1.在家中。如果你处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那么就呆在那里。地震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但感觉起来它可能长得多。
目前应用于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有以下几种:1)测震:记录一个区域内大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和特征,从而预报大地震。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的一种特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闹”并不一定导致“大震到”。
用地震仪测定地面震动大小、发震时刻和地点等的一种观测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来进行预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方法,通常称以震报震。1966年在我国河北邢台地区发生的2级地震中,人们曾总结出小震闹、大震到的谚语。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形状像酒樽,顶盖突出,周围有八道机关。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有一龙和一蟾蜍。地震发生时,相应的龙口含的铜珠会落入蟾蜍口中,指示地震方向。
将嘴里的铜球吐出来,落到底下的蛤蟆嘴里,同时还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可以知道在哪里发生了地震,在公元134年当时的甘肃西部发生了地震,通过这个仪器完全的证明了这个仪器的准确性,而这个发明也比欧洲发明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此段记事,说明仪器测震精度很高。我们从都柱型震摆的特征分析,柱脚直径越小,感受地震的灵敏度越高,而平时柱身维持稳定也越难,都柱的灵敏度不应超越它自身的稳定性所许可的限度。张衡将这台地震仪命名为“候风地动仪”。所谓“候风”,即是“候气”。